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本科职教探索

  • 职教本科院校留学生学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究——以“中国故事讲读”课程为例

    张建;

    文章以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教学语言阶段的一门课程“中国故事讲读”为实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阐述了在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实践探索如何将带有思政元素的中国文化准确融入到留学生语言、专业技能教学中,旨在向来华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效益。

    2025年04期 v.42;No.1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AI赋能的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互动式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探析

    李迎雪;黄卫静;和彦确;白泽涵;

    文章基于AI技术深度应用于教学变革的时代背景,提出了重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通过分析AI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融合机制,探讨AI在互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并结合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具体案例,探索互动式教学各环节的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实践路径,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2025年04期 v.42;No.17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职业本科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定位与实践策略

    石宇薇;

    随着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提升其教育品质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着眼于职业本科教育的整体体验和深层价值,对职业本科学校质量文化的内涵进行系统解析,明确了其独有的特征与价值定位,从技能型社会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职业技术大学发展三个维度,论证了质量文化在职业本科教育战略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进而提出了职业本科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策略,旨在为职业本科学校构建系统有效的质量文化体系提供实践路径,为全面提升职业本科教育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2025年04期 v.42;No.178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本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张鹏跃;魏冲;

    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向着数字化、智慧化等高阶形态发展,对职业本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分析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产业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并融入新质生产力要素、重构“基础+前沿+创新”跨学科课程体系、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和强化实践、提升教师“新质”素养、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等创新策略,旨在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技术技能+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5年04期 v.42;No.178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教学改革与实践

  • 学习元宇宙赋能下工业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胡晓庆;

    学习元宇宙对高职院校工业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强大的赋能作用。基于元宇宙视角,分析实验教学现状,探索学习元宇宙在工业设计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途径和策略,实现将设计行业中的真实设计工作模式和设计项目无缝融入教育环境的教学目标。目的是确保职业教育能紧跟不断发展的工业态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025年04期 v.42;No.178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学习内驱力视域下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改革路径探究

    马晓君;赵亚玲;路建彩;吴光;

    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公共基础课作为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和服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对职业本科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学习现状分析,发现其学习内驱力表现不尽理想,学习能动性亟待加强。因此,在学习内驱力视域下,结合职业本科学生培养特色,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策略的创新和评价方式的优化等方面入手,探究职业本科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路径,是培养兼具综合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学生的应有之义。

    2025年04期 v.42;No.178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民族声乐教学的数字化转型与活态传承研究

    张原硕;

    民族声乐教学在数字化时代面临技艺传承断层与文化语境消解的双重挑战,亟需探索数字化转型与活态传承的融合路径。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对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调研,发现当前教学体系存在显著的技术-文化张力,数字化资源建设呈现碎片化特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孪生理论,提出文化-技术协同演化模型,构建多模态数字孪生平台,设计数字-活态双螺旋教学模式。研究实现了民族声乐文化基因的精准解析,创建了人机协同的动态传承范式,推动了民族音乐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为数字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5年04期 v.42;No.17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困境与范式革新

    贺岩;张中;靳博源;

    在数字文明与智能革命的双重浪潮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本质性的挑战,正经历着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深层重构转变。从理论根基、实践场域和价值维度三重层面,系统剖析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复杂系统理论,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范式。

    2025年04期 v.42;No.17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高等教育与管理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研究及实践——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团队为例

    王海宾;刘卫红;侯素霞;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深化职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抓手。研究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团队为例,系统性探索其建设路径与实践经验。团队通过破解教师个体能力局限、引领教学改革、驱动产教融合、构建标准化输出体系及发挥示范作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层面,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构建“一主体、两侧翼、四层次、四阶段”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任务载体→分阶定标→外修内研→应用共升”四阶段提升路径,并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能力整体跃升。实践表明,该团队通过系统化建设路径,在教师发展、课程革新、校企协同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可复制的国家级团队建设范式,为优化职教师资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具有示范价值。

    2025年04期 v.42;No.178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新质人才培养:学理阐释、培养逻辑与推进理路

    王文蓉;覃延鑫;

    新质人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理念在新时期中国的创新应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和聚集这种新质人才资源,因为这是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夺取发展的高峰位置并积累未来动力的关键一步。新质人才强调应对变化与未来发展、动力变革与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导向与国家意志,注重发展新质人才的T型知识结构、突出新质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焕发强烈的新质人才内在动机。高等教育是新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把握以下关键要素:重视跨领域融合知识的引入,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扩大信息化和智能化教育工具的使用范围,加强构建激励人才个性成长和创新实践的运行机制。

    2025年04期 v.42;No.17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机理、挑战与路径

    刘佳楠;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创新。这一实践创新通过构建一体化、多功能的学生社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动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依然存在多重问题,如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志愿服务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有待加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待提升等。提升校园“一站式”社区治理水平,更好推动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智慧社区,创新志愿服务内容,优化管理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增强服务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2025年04期 v.42;No.178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FAHP模型联合产教融合机制对教师职业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

    庞绍楠;

    在当前教育领域,校方越来越重视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并关注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胜任力的评价涵盖多个层面,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因此研究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指标的定量分析,并搭建胜任力评价模型。同时通过将教师职业胜任力评价结果系统化、量化的方式,精准识别每位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进而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研究显示教学能力、职业素养、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对教师职业胜任力评估有显著影响。教师职业胜任力提升可以从设计与课程开发、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学生与提供帮助、知识储备这四个方面着重改善。

    2025年04期 v.42;No.178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双高建设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机制与推进策略

    易月娥;

    新双高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和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通过调查湖南省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对其有效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教材和课程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实施有效性不足、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机制:供需匹配、互利共赢的动力机制,制度、组织、条件、创新的四维保障机制、“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四维主体联动机制、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共享机制。针对性地给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推进策略:健全产业学院配套法规政策,提升产业学院运行效能;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交融渠道,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动态更新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协同开发;多方协同,提升合作深度,服务区域经济。

    2025年04期 v.42;No.178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双碳”目标下职业院校开发绿色技能的困境与疏解

    刘舒;

    绿色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职业教育体系作为绿色技能培养、绿色人才培育的主要场域,是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当前,政策支持不足、绿色技能概念认知不清晰、开发主体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是绿色技能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滞碍。为深化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我国绿色发展,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提升公众对绿色技能的认知,加强政校企合作,构建科学的绿色技能评价体系,保障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4期 v.42;No.178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工程技术与应用

  • 基于图像拼接的动漫视频稳像方法

    胡婷;王海;夏弘睿;

    在动漫视频的制作和处理过程中,需要稳像技术来保证视频的质量,由于动漫视频复杂性的增加,稳像方法不稳定性逐渐明显,在图像细节处理上误差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图像拼接的动漫视频稳像方法。分析动漫视频结构层次,以此作为依据,从中提取出视频稳像的关键特征,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定位相邻帧图像的特征点,通过直接平均值融合方法将拼接图像的重合区域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属性的实验数据支持下,提出的基于图像拼接的稳像方法图像细节处理上互相关值和结构相似水平高,均方根误差小,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2025年04期 v.42;No.178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仿生机器鱼尾鳍运动控制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司晨龙;李业;

    文章研究了PLC控制程序对仿生机器鱼尾鳍在水下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尾鳍的摆动形状和驱动力。对不同方案的控制信号,用不同的鱼尾和柔性关节进行水下试验。对脉冲信号和正弦信号进行了水下驱动试验。在试验中,脉冲和正弦信号的数据曲线都随着气压的增加而增加,脉冲信号的增长比正弦信号更为显著。在固定周期和相同鱼尾的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柔性关节对尾鳍的运动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柔性关节越长,尾鳍的驱动力越大。在固定周期和相同关节的试验条件下,对三种形状的鱼尾进行了分析,发现圆形鱼尾产生的驱动力最大,而凹形鱼尾产生的驱动力矩最大。

    2025年04期 v.42;No.17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TBM施工综合调度系统应用研究

    韩琦玮;

    铁路隧道出口施工采用TBM法并配合有轨运输方式,由于独头掘进距离较长,物料运输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引入TBM施工综合调度系统,该系统在确保长距离有轨运输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物料的调度效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不仅优化了运输流程,还提高了工程整体的协同作业能力,为TBM有轨运输类工程提供了综合调度经验,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年04期 v.42;No.178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政治经济与管理

  • 2000年以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廖传景;谢若涵;庄依;毛习之;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854篇CSSCI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农民工社会融合研究的演进脉络、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发现:年发文量受政策导向与社会发展影响显著,呈先升后降趋势;成果主要集中于社会学、经济学类期刊;核心作者群显现,研究主力为东部沿海高校,地域发展不平衡;研究热点聚焦融合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前沿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农民工随迁子女”;研究演进历经“社会排斥下的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融入”到“深度拓展与内涵深化”三阶段。研究清晰呈现了该领域知识结构、研究力量分布及热点演进,揭示了研究不足,为未来深化理论探索与实践服务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4期 v.42;No.178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宁夏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晋艺波;张玉梅;

    旅游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经济贡献及内在机制分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收入乘数的变化趋势,系统探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存在的深层问题。研究发现,尽管近年来宁夏旅游收入乘数呈现下降趋势,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综合贡献依然显著。然而,旅游业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策支持稳定性不足及市场适应能力有待提升等挑战。通过延伸消费链条、深化多产业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宁夏旅游业可进一步释放经济潜力,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42;No.178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时代乡村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解放和发展“两力”的实践进路

    龙海平;赵森;

    “千万工程”经验始发于浙江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是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乡村社会活力的典范。把“千万工程”经验与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两力”的逻辑耦合转化为赋能乡村地区全面振兴的联动点,既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思路,也是乡村社会发展题中之义。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两力”的现实之需。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产业升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厚植绿色发展基础是解放和发展乡村“两力”的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42;No.178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周阳修;贾世要;黄丽颖;房倩;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难点在于乡村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近些年来,各地乡村基层党组织积极作为,以“党建+”模式为指引激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可供推广价值的经验与做法。介绍了新时期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意义以及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相关理论,剖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转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传承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构建新型的治理格局、促进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增值等方面,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对策。

    2025年04期 v.42;No.178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化与艺术

  • 乡土叙事中的人文情怀——莫言散文综论

    李依雯;

    莫言生长于“文革”时期,童年饥饿与匮乏的物质生活成为莫言散文写作的基本背景,莫言在逃离故乡后仍旧无法割舍他深沉眷恋的故乡,因此乡土书写成为莫言散文的重要主题。莫言运用朴实的语言,在散文中描绘贫瘠的故乡与饥饿的童年,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莫言在散文中表达对社会与生活的冷静思索,莫言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刻画人间的情感,其中饱含莫言对人的体察与关怀。莫言散文语言朴实自然,别具一格的写作特征使其散文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与抒情特点。

    2025年04期 v.42;No.178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短视频带动传统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李波;朱成;时苓;

    短视频作为当前最有力的传媒工具之一,其用户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内容形式多,通过深度融合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加快数字转型升级,并引导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牵引需求、供给创造需求。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短视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表现在思维观念固化、专业人才短缺、素材内涵挖掘不深等方面。为此,通过加大组织宣传培训力度、增强短视频内容特色专业化差异、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等措施来促进短视频与传统产业向更高维度融合,既能让短视频内容更加特色化、精品化,又能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多元化、综合化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42;No.178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革命文物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活化利用策略试析

    张一凡;

    结合当前数字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等多个角度,分析革命文物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活化利用策略与具体实现路径。由此得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传承与保护革命文物与红色文化资源,更能增强文化传播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25年04期 v.42;No.178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正>《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我刊创办于1984年,1999年被批准为内转公开的学术期刊。自2003年第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2025年第1期开始由《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名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报》,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主要设“本科职教探索”“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与管理”“理论分析与研究”“工程技术与应用”“政治经济与管理”“文化与艺术”等栏目。学报加强与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学术交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2025年04期 v.42;No.178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