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宾;刘卫红;侯素霞;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深化职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抓手。研究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团队为例,系统性探索其建设路径与实践经验。团队通过破解教师个体能力局限、引领教学改革、驱动产教融合、构建标准化输出体系及发挥示范作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层面,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构建“一主体、两侧翼、四层次、四阶段”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任务载体→分阶定标→外修内研→应用共升”四阶段提升路径,并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能力整体跃升。实践表明,该团队通过系统化建设路径,在教师发展、课程革新、校企协同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可复制的国家级团队建设范式,为优化职教师资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具有示范价值。
2025年04期 v.42;No.178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文蓉;覃延鑫;
新质人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理念在新时期中国的创新应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和聚集这种新质人才资源,因为这是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夺取发展的高峰位置并积累未来动力的关键一步。新质人才强调应对变化与未来发展、动力变革与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导向与国家意志,注重发展新质人才的T型知识结构、突出新质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焕发强烈的新质人才内在动机。高等教育是新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把握以下关键要素:重视跨领域融合知识的引入,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扩大信息化和智能化教育工具的使用范围,加强构建激励人才个性成长和创新实践的运行机制。
2025年04期 v.42;No.17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佳楠;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创新。这一实践创新通过构建一体化、多功能的学生社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动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依然存在多重问题,如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志愿服务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有待加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待提升等。提升校园“一站式”社区治理水平,更好推动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智慧社区,创新志愿服务内容,优化管理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增强服务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2025年04期 v.42;No.178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庞绍楠;
在当前教育领域,校方越来越重视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并关注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胜任力的评价涵盖多个层面,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因此研究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指标的定量分析,并搭建胜任力评价模型。同时通过将教师职业胜任力评价结果系统化、量化的方式,精准识别每位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进而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研究显示教学能力、职业素养、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对教师职业胜任力评估有显著影响。教师职业胜任力提升可以从设计与课程开发、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学生与提供帮助、知识储备这四个方面着重改善。
2025年04期 v.42;No.178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易月娥;
新双高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和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通过调查湖南省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对其有效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教材和课程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实施有效性不足、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机制:供需匹配、互利共赢的动力机制,制度、组织、条件、创新的四维保障机制、“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四维主体联动机制、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共享机制。针对性地给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推进策略:健全产业学院配套法规政策,提升产业学院运行效能;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交融渠道,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动态更新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协同开发;多方协同,提升合作深度,服务区域经济。
2025年04期 v.42;No.178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舒;
绿色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职业教育体系作为绿色技能培养、绿色人才培育的主要场域,是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当前,政策支持不足、绿色技能概念认知不清晰、开发主体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是绿色技能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滞碍。为深化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我国绿色发展,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提升公众对绿色技能的认知,加强政校企合作,构建科学的绿色技能评价体系,保障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4期 v.42;No.178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